污水变清水 乡村展新颜——南昌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一线见闻
你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日期:2022-12-30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生活用水量与污水产生量与日俱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系统工程。

选择哪种方式治理?资金从何而来?治理好后如何维护?连日来,记者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南昌农村污水的治理模式及成效。

推行多种治理模式

分类施策

日前,记者走进新建区溪霞镇仙里村新支自然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种植了铜钱草、苦草、狐尾藻和睡莲的池塘,堤坡上草木相映,水塘内碧波涟涟。记者了解到,水塘表面上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水面之下却另有玄机,新支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终端设施正“藏”于其下。

这片池塘是新支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当地充分利用闲置塘体,以“生化预处理+生态深度净化”为主体工艺,构建了以生化池、植物碎石床、氧化塘、生态涵养塘为主的四级净化系统,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净化。

“自从村里建设了污水管网,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后,进入生化池,通过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将废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转化分解,然后经过植物碎石过滤床过滤,流入氧化塘中。”南昌市新建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股负责人熊少军说,氧化塘内含有食藻虫、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各种微生物,可以对水起到净化作用。以生物手段将污水过滤后,再进入沉水涵养塘进行深度净化,最后排入河中,每日处理量可达13吨以上。

然而就在两年前,新支自然村还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另一番景象。“以前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随意倾倒在外面,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现如今,臭水沟变身农村污水处理站,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美化了环境,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气的乡村水岸风光。”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村子,新支自然村村民熊必军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新支自然村的变化,得益于南昌正在全力推进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这项工作摆在发展大局中谋划、部署、推动,结合城镇和村庄发展规划、农村人口分布趋势,合理确定设施建设布局和规模,按照“整体规划、梯次推进、系统治理、成效评估”的治理路线,优先解决人口聚集区、饮用水源保护地、鄱阳湖周边、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重点区域和敏感区域农村生活污水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洗涤污水、厕所污水、厨房污水以及洗浴污水。在治理模式的选取上,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原则,结合各个村落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最终确定3种污水治理模式。”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李龙表示,针对城镇近郊的村庄,采用延伸城镇污水管网的方式,实行统一处理;对于人口规模较小的村庄,运用化粪池、生态氧化塘、净化槽等技术分散处理;对于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铺设污水收集管网,能做到雨污分流的,运用高负荷生态渗滤等技术集中处理,其他则运用生态氧化塘技术处理。

解决资金保障难题

多措并举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属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运营、维护以及监管均需要长期、持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钱从哪里来?由谁来投资?

为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顺利推进,今年6月,市政府出台了《南昌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维管理办法》,厘清了运行管理的内容及市、县、乡镇、村四级职责,明确县区政府是农村生活污水运维资金的保障主体,形成了市级监督、县区责任主体、乡镇具体落实、村级配合的一张网。

在具体落实中,我市各地积极探索“上下结合、横向统筹”的办法,打出“引入社会资本、申请上级补助、市级财政兜底”的组合拳,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安义县紧跟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维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投入。目前,安义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已成功申报入库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总投资约5900万元。

新建区坚持“资金整合、优先使用”的原则,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高效长效推进。“新建区农村生活污水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区水投公司银行贷款融资,目前已争取到6亿元用于辖区的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现已投入资金3.7亿元。”熊少军说,区里通过财政投资、政府融资、争取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为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及运营维护提供了资金保障。

据统计,2019年以来,我市共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超8亿元。其中,新建区政府2019—2021年通过国有企业融资投入3.5亿元,南昌县政府“十四五”期间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亿元左右。今年,我市投入3亿余元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投入1300万元资金用于保障治理设施有效运维,持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371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41座,纳入城镇(乡镇)污水管网收集处理的自然村132个,受益人口约36万人,农村污水治理率达34%,高于全省20%的平均水平,农村生活污水横流现象有效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下一步,我市还将探索整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资金的有效方式,发挥资金整体效益。同时,用好用足市场融资渠道,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的沟通与信息共享,争取更大的资金授信额度和有关优惠政策。

建立长效运维机制

多元参与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建好后,还要管好用好,杜绝“晒太阳工程”。南昌县在全市创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施智能化监管,投资1080万元对现有11座集镇污水处理站、96座村庄污水处理站建设智能化监管设施,并明确新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必须把智能化监管设施同步纳入项目建设。在南昌市南昌生态环境局水和土壤生态环境股负责人李立志看来,运用数字化实现智慧监管,既破解了过去维护成本高、监管人手不足等难题,又减少了建管过程中的“推诿扯皮”,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远程控制低成本运行。

“缺氧池进水017.7L/min、硝化液回流063.2L/min、已处理总量002376.0m3……”在江西芬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远程操控平台监控大屏上,记者看到,南昌县内已安装智能化监管设施的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操作人员正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据了解,每个设施通过绑定单个或多个摄像头,实时回传现场摄像并上传存储于数据库,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调取30天以内的视频录像。

“我们在设计中通过引入远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故障报警系统,建设了监管监视平台。整套系统可通过电脑远程操控的方式,实时掌握进水浓度、水量、主要污染物指标等数据,评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解决人力巡视不足问题,并通过网络实现县、乡、村三级实时监管,确保出现故障得以及时维修、解决,有力提升了辖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效率和标准化水平。”江西芬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运维负责人赵凯说道。

如果新技术让监管的“眼睛”更明亮,那么强有力的执行则让保障政策落地的“手”更有力。南昌县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考核办法,从管护机制、日常运维及治理效果等3个方面对乡镇运维管理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区分四个档次进行差额奖补。“其中,按照集镇污水处理设施180元/吨处理能力、村庄污水处理设施2万元/座的标准安排奖补资金。今年,县财政共安排运维奖补资金500万元,以奖补经费促进属地乡镇主动参与监管。同时,每季度对全县范围内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开展一次现场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设施运行情况、污水管网收集状况及终端设施出水水质情况,监督检查结果向全县所有乡镇进行通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纳入乡镇高质量考核,以考核倒逼工作落实。通过检查考核,有力督促整改了20余座有问题的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良好效果。”李立志表示。(韦小宏 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邹佳伶)